信,山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忻州地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获青年科技、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荣立忻州地区二等功。2016年被评为忻州市名老中医,2017年被评为山西省名中医。获得山西省科技一项、忻州市科技进步一等三项。连续两届当选为忻州市政协委员、忻州市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兼职副主任,建功立业示范岗和信息工作先进政协委员。参加国际、全国及省以上学术会议25次,在《中医》、《中医药研究》等医学专业发表医学论文22篇,获山西省优秀学术论文3篇,忻州地区优秀学术论文7篇。2009年和2011年,两次被评为忻州市人医院先进科室主任,2012年被山西医科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世家出身、刻苦有成!在寻访山西好中医忻州站的采访中,原忻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信,用他几十年的从业经历,诠释了一个好中医应该有的医术、态度以及医德。
“我出生于中医世家,1971年参加工作,即随父学习中医,边学习边在大队当赤脚医生。当时村中测试你的前世今生主要靠一把草药、一根针为群众服务。自采、自种、自制、自用中草药是我们的特色,中医药简便价廉,为当时的合作医疗出了大力。”说起这么多年的从医历程,信十分感慨。1976年工厂招工,他被挑选去了当时的忻州地区东寨发电厂当了厂医,平时以中医中药的方药办法给工人师傅解除病痛。1977年冬季,国家恢复高考,信参加了考试,进入山西省中医学校中医专业学习,之后边临床边学习,一直到2003年晋升为主任中医师,工作38年来,除脱产上学外,他始终在中医的临床一线。
在中医理论方面,信根据临床多见正气内虚、气血失调等现象,确立了“调补为主的学术思想,应用调气、活血、涤痰、宁神、扶正、通泄等方疗各种疑难病症上万例,效果显著。已开展疑难病研究的项目有“扶正泄浊疗肾脏疾病“调气宁神汤治疗心身疾病“中药为主治疗胆石症等。他临床重视祖传秘方的应用,如“煮酒汤治疗不孕症;“排脓汤治疗肺痈、肠痈、乳痈;“止血丸治疗胃肠道出血均有独特疗效。信研制的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的新药《复方四金胶囊》在忻州市科委立项后,己由忻州市卫生局下发忻州市各医院制剂批号用于临床。
根据上下呼吸道相互影响、共同致病的特点,信研制出治疗咽炎、鼻窦炎、气管炎联合发病的新药《鼻炎肺康胶囊》,该项目在科委立项已取得地区的医院制剂批号,并在临床用于1000多例患者,效果明显。此外,在治愈200多例慢性肾炎、氮质血症尿毒症的基础上,根据尿毒症“正虚浊留”的病机特点,信对历来被医学界称为“不治之症”的尿毒症进行临床研究,效果显著,有效率达87.5%,获忻州市科技进步一等。
信表示,他作为山西省中医药学会的理事和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内科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一直为振兴中医鼓与呼,凡是省中医药学会寄来的文件和各种资料、通讯,都认真学习。在忻州市政协开会时,为振兴中医进言、写提案,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为迎接中医的崭新局面贡献了微薄之力。“我觉得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工作,但党和人民给了我不少的荣誉和地位,我从一名“赤脚”中医成为一名大型医院的主任中医师、中医科主任,成为忻州市优秀专家,享受特殊津贴,这是党和人民对我的鼓励。”信说到。
在38年的中医生涯中,信对医疗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对患者关心备至,从看病中得到了幸福感,增强了责任感。
“这么多年来,我能恪守底线,得益于父亲的榜样作用。父亲前是忻县专区公费医疗门诊部主任,也是一名中医。在当年被遣回老家没有一分工资的情况下,他不收病人的礼品、。记得1971年夏天,我们邻村的一位农民看完病后留下多半盒烟,我父亲叫我追出村外,还给那位农民,这件事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信边回忆边介绍。
信家学渊深,父亲王沛藻是忻州市人民医院的第一任中医科主任,伯父王雅轩建国后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是山西四大名医之一。家族后代之中也多擅长中医,二儿子王瀚英山西中医药大学毕业,现也在忻州市人民医院工作;侄儿王翰屏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现为广州黄埔中医院康复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