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调研报告> 文章内容

湖南省政协调研报告首提打造“生物硅谷”

※发布时间:2019-11-7 14:46:3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村子情事10月24日,中国-古巴生物技术联合创新中心首个产业化项目——典型猪瘟疫苗研制合作签约。正在古巴访问的省政协李微微率访问团一行了这一重要时刻。

  当天在地球另一边的长沙也有好消息: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助推的银黄清肺胶囊在巴基斯坦临床试验成功,并将注册上市。这是我国中成药首次进入巴基斯坦,也是湖南中成药走进“一带一”取得的重大突破。

  今天(11月4日),省政协召开“做大做强中医药和生物医药产业助湘药出省出海”主题值班线下座谈会,省政协副赖明勇出席。

  专题调研组形成的《做大做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思考与》调研报告提出,充分发挥湖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优势,打造中国“”。

  号称美国“生物硅谷”,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从龙头企业培育、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引进、风险投资、营商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目前,市形成了美国最大的生物技术与制药行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高达近万亿美元。

  调研报告指出,湖南具有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拥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40多所设有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高校,聚集了10多位享誉医学界的院士和“千人计划”专家、20多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等一大批优秀的生物技术人才,有着湘雅医院等实力雄厚的医疗资源,2015年全省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湖南工业领域第10个千亿产业。

  “特别是我省基因技术及应用产业链,聚集了夏家辉院士、周宏灏院士、卢光琇教授、‘千人计划’专家戴立忠等行业领军人物,也有以圣湘生物、九芝堂、千金药业等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省政协经科委主任吴金明介绍,湖南建成了全国首批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和全国唯一的感染性疾病及肿瘤基因诊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具备在全国领先发展的条件,适合打造中国“生物硅谷”。

  目前,我省生物医药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龙头企业缺乏,行业集中度较低,许多企业潜力很大,但未做大做强,产业链不够完善。

  数据显示,湖南医药产品在本土市场占有率不高,全省医院使用本土医药产品的比例为13%至15%,代表性生物医药企业的本土市场贡献率普遍偏低,相比浙江、四川、福建、广东等代表性生物企业本土市场贡献率则远远高于湖南。

  调研报告指出,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含量高、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虽然对产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支持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研发、产业化等前端环节,对产业链后端应用环节,尤其是惠民技术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较小。如湖南在基因检测、干细胞治疗等领域的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但产业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并未形成系统的惠民效应。

  调研报告分析,由于医生、老百姓等对前端先进技术应用的认识不足,创新技术为创新产品后通常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市场接受周期,若能够在产业链后端应用环节予以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必将取得更快的发展,产业规模也将大幅提升。

  浙江、重庆、广东、湖北等地正在集中资源,布局发展生物医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外巨头也正加速在国内布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整合加剧,已经进入“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机会窗口期。

  为此,调研报告,以龙头企业培育、创新能力提升、市场拓展帮扶、产业惠民应用为重点,加速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破解我省“产业缺块头、企业缺龙头、产品缺拳头”的发展瓶颈,打造中国“”。

  座谈会上,全国代表、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介绍,古巴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体系完善并做原创、最优。对此,他向古巴生物医药发展的成功经验学习,建立从基础研究到再到商业化的完整产业体系;从省一级层面对于重大产业化项目给予支持,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

  “湖南作为中医药发源地之一,资源禀赋和文化深厚。”在省政协委员金之剑看来,首先在于加强中医药文化自信,鼓励守正创新,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和科技权益保障机制,着力加强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孵化和。

  金之剑认为,应尽快成立职能部门组成的湘药湘械出省出海协调机构,及时解决企业在出省出海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保驾护航;编制本地优秀产品推广名录,让湘药在湖南先“香”起来,为企业开拓省外、海外市场提供样板。

  调研报告也指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优势细分领域为重点,筛选和确定一批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同时,深入实施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基因检测等新型健康技术在传染病检测、肿瘤筛查、出生缺陷筛查、血液筛查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企业发展与科技惠民双赢。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