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汇报> 文章内容

黔江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模式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10-27 14:44:2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黔江区地处渝东南边陲,素有渝鄂咽喉之称,是距主城区最远的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直管区,是大城市与大农村的二元化结构城市的典型缩影。全区幅员面积240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0余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2.8%。现有各类学校270所,其中农村学校占93%,而村完校又在农村学校中占了85%以上,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0.8万人,教职工4500余人。

  “养儿育女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三十六道拐,七十二道弯,行遍天下,难过梅子关。”重庆东南山区广为流传的这两句民谣,正是数年前黔江穷苦落后的真实写照。全区整体性贫困问题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经济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力和城镇化水平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要摆脱眼前穷苦落后的现实,唯一的出就是大量发展教育。但是,黔江区教育发展状况又如何呢?无庸讳言,黔江整体教育发展水平与主城区和渝西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多数农村小学学校偏僻,交通不便,水电不通,办学条件很差;几乎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学生信息化水平低,以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第一学历合格率低。

  2002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强力实施,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启动了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秉承创业、创造、创新、创优为主要内涵的新“黔江”的黔江人民紧紧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教育部、教委的关怀下,黔江区被确定为全国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试点区,首批实施70所学校。2002年6月,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开通仪式暨现场会在黔江隆重举行,标志着黔江农村教育发展踏上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征程,黔江教育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至2007年,黔江区先后实施了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扶贫示范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工程和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家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建成了光盘播放点70个(模式一),卫星教学收视点210个(模式二),计算机教室和多教室各34间(模式三)。覆盖了全区30个乡镇,270所学校,农村学校覆盖面达100%,受益达学生10.1万人。初步形成了“天上一颗星,地上一片网”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提出了享誉全市,全国闻名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模式。

  在实施远教项目的过程中,黔江区始终把有效应用项目设备资源作为不断追求的目标。2002年,黔江提出了“专人专室专机专用”的管理应用思,同年9月,提出了“立足学校服务三农”的应用思,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上级教育部门的重视,中央电教馆还向实施项目的省(市)专门发了,肯定了黔江区的做法。2003年,黔江又提出了让资源走出接收室,进入教室,服务教学,辐射村小和走出校园,进入农户,服务“三农”的应用方式,得到了教委的充分肯定。2004年底至2005年初,在认真总结前几年项目设备资源的应用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学生用、教师用、农民用”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模式,并把2005年定为远程教育管理应用效益年,2006年作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模式应用年,不断推动现代远程教育持续发展。2006年,为创新“一机三用”模式发展思,努力为“三农”服务,创新地提出了建设农民信息技术学校的构想,将为农服务的主导方上升为行为。

  一机:按照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的项目配置而定,它既包含项目硬件,也包含项目软件(资源);它是特指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的项目设施设备及资源,“一机”即“一套”的意思,而非1台机器的含义。当然,“一机”也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随着农远工程的深化和持续发展,以及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逐渐增多,“一套”农远工程设施设备可以扩大为“多套”应用设施设备,一个资源教学点,可以扩大为多个资源教学应用点。

  推背图 详解

  三用:学生用、教师用、农民用。它是按照农远工程的目标要求,服务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教师及农民教育。“三用”简洁地表明了农远工程的服务目标对象,与国家提出的农远工程设备资源“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实践要求相对应,与实现“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终极目标相一致。让学生充分使用远教资源,是农远工程实施的基本出发点,以扩大农村孩子的知识视野和提高其认知水平,以体现均衡教育发展的要求;让教师充分使用远教资源,是实现农远工程预期目标的最关键一环,只有让教师会用远教资源,经常应用远教资源,从远教资源应用中促进自身的成长,才能通过其有效应用提高农村课堂教学质量,达成学生“应用”的育人根本目标;让农民充分使用远教资源,是农远工程服务于“三农”,服务于农村经济,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了信息化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特征,是当今信息化时代“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新发展。

  总的说来,“一机三用”模式就是基于农远工程三种模式基本配置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农远工程资源为基础,以全面推动农村中小学、社区、“三农”发展为目标,通过探索设备资源充分使用的模式,建立应用持续发在的机制,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黔江区结合区情及教育发展水平,发展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模式,通过采取强化管理、狠抓培训教研、典型示范等措施,切实面向学生用,重点突出教师用,努力推广农民用。全面推动农村学校与社区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及依托于优质资源条件的均衡发展;探索为农服务模式,积极构建农民信息技术学校,形成在信息化条件下“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新局面,实现农村教育的制度创新和行为创新。

  通过自上而下,或自行发展的方式为项目学校建立一整套完整而切实可行的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管理及应用制度,从时间和数量度,用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学生接受到的远程教育资源信息的可量化指标来衡量教与学的效果,学生在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均能充分接受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课堂和活动中处处体现出现代自然、人文科学的信息,尽最大可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黔江区教委,教师利用远教设备资源上课必须纳入学校课表安排,每校每周上课要在20课时以上,并设立节目资源通告专栏。要求学科教师要熟练应用远教项目设备资源,吸收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掌握全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为项目设备及资源进入课堂提供条件。以确保学生用落到实处,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资源渠道、视野及知识呈现结构,体现基于网络下的现代信息化学习特征,让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共享优质教育,实现快速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的目的。具体通过如下方式得以实现。

  1.学生实践操作学习,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1)与课例、进行交互学习,拓宽视野,提高学生兴趣。(2)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及其它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让山里的孩子感受现代远程教育从山外吹来的清新的风,迅速踏上信息高速公。(3)开设计算机课程, 让学生在多网络教室中的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中学习,让山里的穷孩子也能从小掌握计算知识和信息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4)学生上网自主查阅,收集资料,通过远程教育网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资源进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1)下载课程资源,如课件、课例、视频、朗读等优质资源与课堂教学直接、间接和有机整合方式,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2)利用“空中课堂”资源,组织学生直接观看学习。(3)利用光盘播放点或卫星收视点发送的“一模式”教学课例,进行“一模式”教学,实现特级教师进入课堂,电视里外学生交互学习,让大山里的学生与大都市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4)教师把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或修改的课件、等运用于课堂,引导学生学习,促进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3.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相关资源走入了课堂,教师的教学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讲了教材做习题”的教学方式,课堂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带来课堂教学的巨大转变,实现从师本位生本位。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在“创设情景――师生互动――师本位向生本位转变――实现自主――不断提高”的活动模式下,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呈现了出来,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高。

  以农远工程设备资源的支持及学校制的管理、教师的自主应用为基本手段,改善教师的学习、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完善教师教学资源结构,更师的教学方法,体现信息化条件下新型教学模式特征,让深处大山的教师在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上与城里和发达地区教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最基础的教学思维方式、教学资源应用形式,最直观的教学过程,最的教学评价上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1.加强学习与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优势的远程教育资源为主体,整合其他有效优势资源,将他们吸纳到培训、教育技术研究中,以完善的培训和教育科研制度为基础,建立有效的运用和发展机制。在实践中,采取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国家级、市级培训、每年举办1-2期区级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教师和管理人员应用项目设备资源的培训工作。采取现代远程教育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教研工作,积极探索全研模式,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模式。

  2.资源引领导教师课前研究,切实提高备课质量。教师在课前通过网络、卫星、光盘等媒介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其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应用,思考把资源最有效的整合到“三种模式”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备课质量,同时,在进行备课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在不断的研究与解决问题中得以提升。

  3.积极开发以远程教育资源为主体,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产业需要的校本课程开发,并实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在农村学校增开校本教材教学课时。通过在部分学校推广双证式(学业、农业技术)教学,既达到提高学生学识,又培养学生现代农业科技意识、知识和能力的目的,为农村地区培养大批实用技术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类资源。

  黔江区新华小学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结合黔江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精心编写校本教材《爱我黔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文化教育

  4.依托优质资源平台,提高教科研水平。远程教育项目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黔江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能够充分实现共享,克服很多时间与空间的优势,大力开展课例研究与区域联动研究,有力的提高了全区的教育科研水平。

  (1)“课例引领式”校本教研。所谓课例引领式校本教研,是把远程教育平台提供的优质的一、二、三模式课例与教师自身的备课与上课相结合,通过“设计―实施―观察―反思” 的多轮连环跟进的方式,促进教师不断不高的一种校本研究形式。(如图1)

  (2)区域联动校本教研。所谓区域动校本教研,是指运用远程教育设施设备及优质教育资源,利用能实现共享的优势、快速传输等优势,进行城区学校、乡镇中心校、薄弱村完校联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开展“送教下乡、返教进城”等活动,实现上下联动、点面结合,从而大面积的提高区域教育水平。

  以农远工程资源中的为农服务、党建资源为载体和应用主体,依靠镇乡学校为农服务的制管理,积极探索为农服务新模式,为村民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实用技术,大力改善农村教育信息化落后的状况,为农村培训实用技术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促进信息化为“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以信息化为服务体系的农村教育新结构的形成,实现城乡在信息流通、共享及交流上的无缝衔接。

  1.开展农民工培训。农民工是社会中比较薄弱的群体,他们的空间是最受大众关注的,帮助他们掌握技能,懂得必要的社会交际知识是全社会的责任,各项目学校积极和当地党委、密切配合,以提高农民工生产技术、个人文化知识和为目的,利用农远工程资源中的为农服务模块,用班级教学的正规化模式,按农民工的要求,当地产业的要求,用工市场的要求,开展对农民工的培训,为他们走出大山打下基础。

  舟白镇中心校、水田乡中心校与当地一起,利用远教资源积极开展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通过打造学校―村组干部―农民、校―学生―家长、校―专业户―农民服务链,把资源送入农户。学校按期、按计划、按照培训内容重点组织村组干部、学生和专户进行培训,让他们回去再传授给周围的群众,带领大家致富。达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培训一批,致富一方的目的。二是利用学校接收室和多功能教室平台、学校平台、村委活动室平台和利用专业户、重点户的平台,传授新技术。仅在2006年,舟白镇中心校就组织了250名年轻人外出务工前培训。学校利用下载整理的资料对农民工进行了礼仪、生财之道、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对200多名农民工外出顺利找到满意工作,并很快适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水田乡中心校也已培训农民工四期,参培人数185人,发放资料216份。

  2. 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资料。各项目学校将从远教资源中收集到的适合当地产业需要的生产技术和商业信息下载,或编发科技扶贫报,或编印成册、或印成实用技术、或刻录成光盘,通过学生、赶集的日子组织教师派发、举办培训班的机会、主动送到田间地头、入户指导等渠道或方式直接传递给广大村民。部分项目学校还将远教资源用于学校校办产业发展,以自身的发展,将技术传递给村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白石中学精心打造“学校――学生――家长”“家长――学生――学校”两条实用技术资料互动模式。将学校教育和为广大的村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致富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石会中学还与黔江区科协合作编辑了《科技扶贫报》,至今已编发91期,每期印刷4000余份,免费向广大的农民发放。冯家中学利用下载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办起了47亩蔬菜大棚,在满足1400余名住校生吃菜问题基础上,一年还可销售获利10000余元。同时还带动周边60多户农民办起了120余亩大棚蔬菜,使农民脱贫致富。

  在农村初中和高完中推行“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和高中课程的前提下,不延长学制,不改变农村初中和高完中原设的全部文化课程的科目和课时,只改原设的劳动课、科技活动课和地方课为农技课,利用农远工程设备资源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现代化农业技术教育。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能拿到相应阶段的文化课程毕业证书,有能拿到一本“绿色证书”,使其既能升学,又能具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绿色证书”是指农民在达到从事某项农业技术工作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后经当地或行业认可而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

  石会中学基于“教育为山区经济服务,为农业产业服务”的思,利用远教资源构建了“双证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还可以学到很多农技方面的知识,当他们毕业的时候,既可以拿到初高中毕业证书,又可以拿到区农业局颁发的“绿色证书”――实用技术证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能力;项目实施五年以来,该校已为1500余名初高中学生颁发了双证。

  3.开展农村培训。整合党委、组织部的力量,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资源与农村教育相结合,把学校打造成农村党建的培训,为他们提供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最新政策,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的素质。

  黔江区黑溪初级中学校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农村教育培训,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学习掌握技术,提高素质,从而带动农民科技致富,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启动智力及科技扶贫工程。促进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夯实了党在农村的人才基础、巩固了党在农村的基层,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 为城镇社区服务。城镇社区作为城乡结合部的一个特殊的地理空间存在社区,处于城市文化、生活的边缘,远离乡村文化的浓厚氛围。远程教育资源以鲜活的材料出现在社区卫生、法律、科技、宣传、活动、居民教育、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让远程教育走出大山,深入城镇百姓日常生活中,拓展远程教育的应用空间。

  黔江区新华小学结合学校资源实际,围绕产业化镇、专业化村、化组、示范化户的发展思,利用、、黑板报、站点信息栏留言等形式,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深入。让社区居民知校有远程教育资源,知道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远教资源为社区服务,向当地居民发放种植养殖、卫生健康、安全生产、再就业培训、党建等方面资料10000余份,刻录各种资料光盘60余个。学校组织远教人员对联系的下坝二支部27名和积极上党课4次,为下坝、石城两个居委100余位老人开展了4期保健知识和普法专题教育,开展了2期妇女权益保障专题,1期再就业培训。

  5.建设农民信息技术学校。这是黔江区正积极构建的利用远教资源的新型为农服务模式。根据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在西部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从全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建设农民信息技术学校的新构想,力图从制度创新上规范为“三农”服务的行为,从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跨度到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

  2006年底,黔江区人民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建设农民信息技术学校的通知》,着力打造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模式新亮点。区教委把建设农民信息技术学校作为推进“一机三用”模式应用的重点特色来抓,在涉农部门和各镇乡街道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在全区30个镇乡、街道办事处建起了农民信息技术学校,并顺利的开始了学校的教学活动。通过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制定培训计划,重视学校硬软件建设,明确农民信息技术学校开展的形式及内容等措施,利用远教资源对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农业实用技术、科技卫生法律知识等培训,作为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来抓,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水田农民信息技术学校,与乡党委、密切合作,设置专用教室,落实专任教师,制订专门课程计划,列出课表,每月组织农民工学习实用技术、种养殖技术,深受当地农民的好评。正阳农民信息技术学校,抓住雨润集团入驻黔江,全区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的形势,利用赶集的日子,组织村民到学校专用教室,为他们生猪养殖技术,播放生猪养殖专题片,到猪舍实地指导,帮助当地农民迅速掌握了生猪养殖技术,学校周边很快发展起一批生猪养殖大户,为黔江区推广生猪养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石会镇农信息技术学校每月开展两期培训,时间定在每月的12日和27日,每次培训时间3个小时,现已开展了18次集中培训,内容包括种养殖技术、农业法规、市场行情等,参加培训的人员达600余人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黔江区通过狠抓远教项目设备及资源“一机三用”模式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的促进了黔江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区教育影响不断扩大,正在成为武陵山教育高地,渝东南教育中心。

  (一)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黔江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比2000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2007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85.17%,比2000年高出54.3个百分点。全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5.5年提高到2006年的7.9年。加强学校、农民信息技术学校建设,切实开展扫盲、实用技术培训工作,2006年全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84%,比2000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农民掌握了一种以上实用技术。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实施城乡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达到68962人,比2000年增加了9016人,增长15.04%;城区学校在校学生达39572人,比2000年增加了17540人,增长79.61%;实施优质高中工程,2007高中阶段学生达11211人,比2000年增加了7082人,增长171.5%。目前,全区各类在校学生达108534人,比2000年增加26556人,增长32.39%。

  (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六年来,黔江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考核体系,全区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作为检验一个地方教育质量的普通高考,全区多项指标连续多年来位居渝东南首位。2007年我区参加普通高考2225人,上线%以上,比全市平均上线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首位;上重点线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二位;被各类高校录取1746人,录取率达78.5%,比全市平均录取率69.5%高出9个百分点,居全市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首位。40%以上初中毕业生能够接受优质高中阶段教育。随着我区教育质量的提高,区外来黔江区就读的学生正在逐步增多,黔江区作为渝东南教育中心的聚合辐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

  为扩大“一机三用”模式应用范围,全区以农远工程为基础,不断加大教育技术装备投入力度,大力实施“班班通”工程,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规模与档次实现了快速、跨越式发展。

  1.教师结构已趋于基本合理。全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8%、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71%、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7.84%、中职教师学历合格率达69.5%,分别比2000年高5.9、23.6、27.2、1.6个百分点。

  2.一线教师快速成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受益于远程教育项目的教师领导岗位,成长为教师――他们正在汇集成黔江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

  (六)教学和教学手段不断创新。“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规范教育,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推进新课程实验,建立和完善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推进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校本课改、校本评价、校本管理一体化建设,科研工作成效显著。教师新的课改、人才观念、质量观念、评价观念基本形成,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全区100%的中学和72%的中心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依托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共建,促进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村完小与中心校、城乡学校之间教育水平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城乡教育一体化格局正在形成。

  注:2004年镇内有6位教师为黔江区新课程现场会作示范教学展示,2005年春1位教师利用“一模式”为“远教教育项目资源运用渝东南片区现场会”进行了公开教学。

  师素质比较(一)、(二)表可以看出现代远程教育接收平台的建立对教师素质发展的促进。2002年前,全镇参加区级学科教学竞赛活动难以选拔较高水平的教师参赛,远程项目实施后,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更育教学方式,取得较快进步,在短短两年多里,不少学科参加区级学科课堂教学竞赛取得较好成绩。

  总之,黔江区通过大力实施农远工程,狠抓“一机三用”模式应用,提高了全区广大农村学校师生和农民群众的素质。特别是加快了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提高了师生信息化素质。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逐步缩小全区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作用。通过有效服务“三农”,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巩固农村基层,构建和谐黔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实施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起到了一定的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

  2003年12月1日,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副主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带着教育部编辑出版的现代远程教育大型画册《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了》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画册中近30幅图片介绍了黔江区现代远程教育的丰硕。

  2005年5月,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在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终期评估会上,终期评估会对黔江的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1.学校对运用资源进行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服务课堂等方面未形成常规化和制。对远程教育工作开展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方案,加大督导评估力度,变要教师用上课资源为教师主动要求用资源上课,确保资源运用真正落实。一些学校对远程教育资源运用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督导评估制度,或有督导评估制度但未能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3.“学生用”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待进一步拓展。现有设备在满足学校教学需要的情况下,不能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三农”,需要继续加大装备建设力度,全面建设“班班通”。

  4.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后,为农服务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农民信息技术学校没有教学经费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努力改变配套设备(包括硬件设备和配套软件如光盘资源等)极为欠缺的现状,建立远程教育为农服务经费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