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话同样适用于对教育目的的思考。为什么要做教育?或者说,教育是为了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感觉多年来我们的思是有问题的。
比如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教育活动的方案,开头往往这样写:“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最近刚刚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我们特举行这次活动……”给人的感觉我们之所以要搞教育,就是为了落实上级的。当然,上级领导对教育的,这对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教育本身并不是为了“落实”,也不是为了上级任何一个领导人。
还有的学校搞这样“教改”,那样“创新”,这个“特色”,那个“品牌”,是为什么呢?有校长对我说,是为了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我想继续追问,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又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我没问,因为我不想让人家难堪。但我心里很清楚,有的校长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际上他一心追求的是办“局长满意的教育”和“关注的教育”。那么,我还是要问这个朴素的问题:学校的一切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想到作家张晓风,她一次送儿子去学校,当儿子向她告别后,她看着儿子走进校园的背影渐行渐远,感慨万千。回到家里,写下一篇散文,题目是《我交给你一个孩子》,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世界啊,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孩子,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最后一句发问,敲击着每一个有的教育者的心。我们的所有教育行为,不都是为了回答这位母亲的发问吗?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千千万万母亲的孩子,就是为了我们每天面对的每一个孩子。这就是我们教育朴素的起点。我们的教育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我最近几年一直思考并努力践行朴素的教育。比如,在我们武侯实验中学校园里,没有口号,没有,甚至许多学校有的什么“校风”“教风”“学风”之类的都没有。也没有任何我陪领导人视察学校的照片,没有领导人的题词,等等。我就想让校园朴素朴素再朴素。因为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朴素的。
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实在是太喧嚣,太华丽。有的校长脑子里想的总是“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形象”“扩大影响”……做了一点点事,都要找来大肆炒作,而且校园越来越不。前几年,某报曾经将我们学校设为教师培训,所以经常都有外地老师前来参观培训,一时间几乎每天学校都很热闹。我越来越不安,越来越觉得这样做远离了教育的朴素与起点,再加上我们学校本来就还没有取得足以让全国各地同行前来“学习”“取经”的成就。于是,我果断终止了这种培训,撤消了培训,这得到了该报的理解。去年我公开发表声明: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谢绝任何人前来“学习”,也不接待任何参观。我想让学校回归学校,学校毕竟不是超市不是商场。
现在有的学校热衷于“特色”“品牌”之类,我很反感。首先声明,我从不反对学校有特色,我以前任教过的成都石室中学,一进去就感到与众不同,那种氛围,那种气息,就是特色。但现在好多学校的所谓“特色”都是假特色。找几个专家来帮着“总结”“提炼”“梳理”,于是几个关键词出来了,特色诞生了。要我说,这些“特色”纯粹就是拿来做展板用的,拿来做招生宣传用的,拿来迎接上级检查验收用的,拿来写汇报材料用的……和学生一点关系都没有!和学生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东西拿来有什么用?说什么“特色立校”,难道没有“特色”学校就“立”不起来吗?这是什么逻辑!
我记得去年一位领导到我校调研,我陪着他转校园,他一边走一边问我:“李校长,你们学校有什么特色没有?”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没什么特色呀?”他看了我一眼,好像不太明白我的意思:“咦?你怎么会没有特色呢?”我也问他:“咦?我怎么会有特色呢?”我解释说:“我们学校才办几年,而形成特色是需要长期实践积淀的。再说,我现在也没想那么多的什么特色,就想让我们的老师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教好每一个学生,认认真真带好每一个班,我呢,认认真真帮助每一个老师成长,就可以了。真正把这四点做好了,学校就算没有特色,又有什么关系?特色是拿来做什么的?”这位领导对我的说法深表认同。
我当时还说:“叶圣陶好像说过,教育是农业。那么农业是什么呢?就是该松土就松土,该播种就播种,该除草就除草,该施肥就施肥……一切都庄稼生长的规律,林心如王力宏吻戏而且每年都重复做同样的事。不会一年一个新花样,一年一个“创新”之类。试想,如果一个农民扛着锄头来到田边,插个牌子,写着:“我今年要种一亩有特色的庄稼!”我的天!这样的庄稼,谁敢吃?教育也是这样,每年都做那些事——无非就是备课呀,上课呀,批改作业呀,等等。把这些事做好了,这学校不挺好的吗?成天想着“特色”干什么?
何况,现在有的学校所声称的“特色”其实也不是特色。比如,有的学校舞蹈项目很突出,还在全国获,于是他们就说他们学校是“艺术特色”,其实所谓“艺术教育”只是你的优势项目而已,因为每个学校都在进行艺术教育,只是你做得更好,在这方面更显优势。再比如,我们学校田径运动很突出,学校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和荣誉,我们能不能说我们的特色是田径运动呢?显然不能,因为每个学校都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只是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取得了更多的成绩,有优势,叫“优势项目”,不是“特色”。我认为,所谓“特色”应该是你独有的;如果大家都有,只是你做得好一些,那只能叫你的“优势项目”。
我们学校也搞了一些,比如课程,课堂,育实验,等等。但我们搞这一些,不是为了“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形象”“扩大影响”……而是我们感到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这样做。也就是说,我们不是因为别人有“模式”,我们也必须有“模式”,或者为了树一面所谓“旗帜”,或者为了“在当代中国教育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我统统没想过这些。我们就是为了我们的学生。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我知道我的这些声音,很不合现在教育的“主旋律”,我也不可能改变别人的看法和做法。没关系,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世界,我只是努力不让世界改变我。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