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总结> 文章内容

总结成功经验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展开

※发布时间:2017-11-6 17:19:2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编者按太原市扶贫基金会即将召开的互助联保扶贫工作推进现场会,是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献计献策、捐款捐物的一次动员会,同时也是一次探索精准扶贫、金融扶贫工作的一次经验。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以“10·17全国扶贫日”为契机,总结阳曲县高村乡西兴庄村推行互助联保扶贫小额借款工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与做法,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借鉴,达到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拓展思、规范操作的效果,进而推动互助联保扶贫小额借款工作由点到面的展开,促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太原市扶贫基金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本着为农村贫困人群办实事、办好事的愿望,深入我市三个县(市)贫困地区组织科技扶贫,举办种植、养殖、电子商务实用技术培训班,使1120余人受益;组织教育扶贫,使1532名贫困生受益;组织医疗扶贫,接诊1071人次,使134名贫困村民受益。基金会进村入户,力求从生产发展上帮助农民兄弟致富之。为此,他们扶持各类扶贫项目31个,累计借款3833万元,受益群众1932人,帮扶贫困户2452个,带动10021人实现脱贫。其工作得到了市委、市的认可和社会的支持。

  对扶贫工作非常重视,习总提出了明确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加快脱贫步伐,实施精准扶贫,是以习同志为总的在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科学决策,也是各级党委和工作的重点之一,更是县乡村干部的责任。

  从基金会在西兴庄村推广互助联保扶贫小额借款工作的情况看,136位参加互助联保扶贫小额借款的村民,人均收入由2008年的2331.5元增长到现在的4604.3元,净增2272.8元,年均增长13.9%;连续3年比阳曲县扶贫标准3895元提高3.2个以上百分点、比太原市扶贫标准3500元提高13.1个以上百分点;参加互助联保的村民全部脱贫。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对广大无矿产资源的农村来说,要在农业生产领域脱贫致富,必须长期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注入,要在县域经济规划中,因地制宜地选择贫困群众自愿接受的致富项目,做到扶上马,送一程,逐步使帮扶项目做大做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产业化公司,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组织模式,但对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矿产资源短缺、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西兴庄村的互助联保小额借款脱贫致富做法,其实是一种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化生产公司之前农业生产的有效的组织模式。它的特点:以互助的形式,把具有同一生产项目的村民组织在了一起,便于技术、市场信息的交流,以借款联保的纽带把互助的利益绑在了一起,增强了相互之间互相帮扶的责任心和自觉性。由于借款是低息的,它带有强制性,互助联保小组中必须要有一户县级贫困户、三户乡级贫困户,才能在扶贫基金中得到借款。这样就解决了贫困家庭生产自救的资金来源。西兴庄的成动案例,是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有效模式。

  为了加快扶贫工作的步伐,国务院扶贫办将扶贫小额信贷纳入精准扶贫十项重点工程之一,并于去年12月印发了《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对全国的金融扶贫工作作出重要部署,金融部门全面加大了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互助联保是针对消除贫困而提出的一种金融扶贫模式。如果我们基层不做好组织准备,积极对接应对,就会错失良机,影响贫困户的脱贫速度。

  做好互助联保扶贫小额借款的推进工作。一是要选好村。要选有号召力、有凝聚力、有战斗力,一心想干事的村“两委”班子的村。二是要选好项目。要结合县域经济产业规划,选择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群众乐于接受的项目。三是选。要选好互助联保小组的带头人,这个人应该是乐于助人、有头脑,有一定技能的人。

  市扶贫基金会表示,将全力协助三个县市先行推广互助联保小额信贷扶贫模式试点,并提供一定的信贷帮助,为在全市的推广、为和金融部门的对接做好准备。(本报记者)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