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稳定、农民身心健康的头等大事,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第一民生工程。德阳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进工程建设,现将我市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2018年计划新增3.6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受益人口任务,完成投资800万元。截止目前已新增4.1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受益人口,完成投资2153.15万,超额完成任务。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总来川视察重要讲话和中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要求,切实助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十项行动实施,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农村饮水安全成效,推动《四川省村镇供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我市贯彻落实。按照市常委会2018年度工作安排,德阳市农委于2018年3月-6月组织开展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调研工作,市常委会陈彬主任、雍兴文副主任带队走访调研了6个县(市、区)的7个乡镇,140余户农户。市农委组织市水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卫计委等部门召开座谈会,交流总结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的经验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市农委和市水务局、市发改委等单位组织赴金堂县、仁寿县、南部县、岳池县等地学习考察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
为贯彻市委赵世勇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要求,6月6日,市水务局在中江县召开水利脱贫攻坚大调研活动会,与中江县水务局共同研究制定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核查工作方案。6月7日,市水务局先后召开党组专题会、全市水利系统脱贫攻坚工作紧急会和督导工作动员暨培训会,对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6月7日至6月16日,市、县水务局组织开展了为期10天的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情况入户核查工作。市水务局组建由局领导带队21人组成的6个督导组赴县(市、区)开展督导,同时派出由17人组成的8个督导工作组入驻中江县的8个片区进行全程督导,6个县(市、区)水务局组织干部职工459名进村入户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全入户核查,并积极协调乡(镇)村组干部参与,金字旁的女孩名字做到核查不漏1户,不少1人。经核查,全市目前有贫困户2348户、4923人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分别占3.06﹪和2.87﹪。其中水量不达标494户,水质不达标197户,供水率不达标1378户,方便程度不达标368户;部分贫困户饮水多项指标不达标,其中由于搬迁等原因新增饮水不安全78户,主要分布在中江县和绵竹市。根据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不同问题,本着着眼当前,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全面妥善解决的原则,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延伸管网、分散打井、协调邻里、引用山泉、异地搬迁等多种方式,确定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到2019年9月20日前全面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截止目前,中江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已完成投资900万元,解决了1058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什邡市通过五改三建资金模式已全部解决12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广汉市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的84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于位于三星堆遗址区范围内,根据区管理条例,如需在区内施工,需征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同意,现广汉市正积极采取措施,拟通过其它方式解决。绵竹市目前正在通过修复供水管网的方式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预计12月底全面完成任务。罗江区通过修复清理取水井的方式解决了54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开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技术帮扶工作的通知》(川水函[2018]1021号)要求,我市对术帮扶凉山州甘洛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加快解决甘洛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我局制订出台了《德阳市技术帮扶甘洛县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方案》,方案确定了帮扶时间、帮扶小组组成、任务目标、建设内容、保障措施。11月26日-11月29日,我局李嘉副局长带队赴甘洛县开展技术帮扶工作,深入实地现场查看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情况,详细了解工程规划布局、设计方案、技术要求、质量监管、施工管理、绩效评估、工程运行等情况,与甘洛县委、县召开座谈会,帮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扶期间,李嘉副局长对甘洛县水务局职工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培训,并与甘洛县水务局建立了交流沟通机制,随时与甘洛县水务局保持联系,及时提供农村供水工程技术、人才等支持。
严格执行《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管理,实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质量监督和监理制、县级报账制等管理制度。
为了工程尽早投入使用,使项目区群众早日受益,我局加大督促各县(市、区)抓紧完成未完工程的扫尾工作和已成工程的验计工作,为下一步的竣工验收做好准备。
加强农村饮水卫生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实现了农村饮水卫生监测全覆盖。一方面要求各县(市、区)督促各供水管理单位严格按照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另一方面督促落实县级水质检测中心运行费用,确保检测中心正常运行。
1、投资渠道单一。中央明确在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以地方投资为主,中央适当补助。2018年中央、省农村饮水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安排在88个国、省贫困县,我市没有国、省贫困县,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非常困难,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2、吸引社会资本能力差。从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运营规模小、资金投入大、盈利能力差的问题,对于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够,例如中江县已将盈利能力较好的供水机构交付四川投资集团运营,剩下大部分处于盈利能力差甚至亏本运营的供水机构无人愿意接手,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3、群众投资饮水安全的意愿不强。一是部分地区群众取水较为方便,对于统一供水不理解,认为不划算,不愿意投资。二是中江等取水困难的地区往往经济条件较差,饮水安全投入对部分群众来说不是小数目,甚至是比较困难的,群众难以负担。三是部分农户常年外出打工,觉得自身不需要使用自来水,因此不愿意为自来水入户投入资金。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市农村饮水工程一部分供水工程由所在地乡镇人民管理,其中部分供水工程由所在村委会管理,另一部分供水工程由企业管理。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大部分供水工程管理机制和制度都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
2、运管队伍和管理人员水平不高。一是全市部分乡镇没有建立供水专管机构或供水专管机构不完善,责任没有落实到人头。二是大部分农村供水机构管理人员文化层次较低,全市1005名运管人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只有251人,仅占全部运管人员的25﹪。三是供水机构运管人员变动频繁,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供水设施设备的使用技术不高,业务不熟。四是供水机构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甚至部分供水机构的管理人员没有工资,有的供水机构管理人员由镇村干部兼任,公司机关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强。
3、运营模式滞后,制水成本偏高。全市供水机构以分散的小型供水机构为主,主要存在小、散、乱、差等特点。供水机构运营模式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大多数供水机构没有采取科技水平较高的手段进行运营管理,全市仍大量使用机械水表。制水成本中,很大一部分由电价决定的,我市供水机构制水成本中,电费要占到供水成本的40-70﹪左右,在中江等个别地区这个比例甚至更高。目前我市供水机构制水所用电价是按照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计费,导致水价缺少盈利空间。
1、缺少大型水源,供水保障困难。全市水源主要依靠都江堰来水和几个中小型水库,其中中小型水库也以农灌水源为主、饮水水源为辅,遇上恶劣气象条件或突发事件的情况下,难以保障供水能力,这也是近年来德阳多次发生供水困难的原因之一。
2、水源区工作推进困难。一是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划定的水源区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区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如:旌阳区划定的水源区面积132.6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0.47﹪。二是根据水源区划分方案,有的水源区在其它县(市、区)境内,协调工作难度较大。三是区内企业、建筑物等搬迁,需要的资金量较大。截止目前,全市39处千吨万人以上规模供水工程,仅18处完成水源区的划定工作,全市 处千人至万人规模供水工程,仅18处完成水源区的划定工作。
(一)严格把关,做好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初步设计的审查批复,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循序渐进地推进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建设。
(二)加强管理,探索新机制助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督促乡镇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帮助农村供水厂(站)理顺内部关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工程运行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和水质检测监测体系,加快信息化管理,开展人员培训,进行技术指导,科学确定水价,营造良好生产,正常的供水关系。
(三)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工作。积极探索PPP等融资方式,采取新建和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集中供水率、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行政村的比例、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率。
(四)认真准备,尽快开展工程验收工作。督促各县(市、区)抓紧开展已成工程的验收准备工作,具备验收条件的尽快申请我局,以便尽早组织验收,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已成工程验收工作。
(五)做好水源区管理。严格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源、水质监测评价三同时制度。认真做好水源区或范围划定工作,进一步协调跨境水源的工作,完善相关防护设施建设和标志设置,加强农村水源状况调查评估和化工企业周边农村地下水源风险排查。强化水质保障,配套完善水质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区域水质检测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强化水质检测、监测评价工作。加强水质检测中心能力建设,落实县级水质检测中心人员和检测经费,强化检测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