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与格律诗词,是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新闻学是人们研究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新闻讯息传递、宣传和文化的学科;而格律诗词是属于文学范畴,是古典文学中一种文学体裁。
由于格律诗词在体裁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历来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如文学、美术、戏剧、电影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甚至在报刊上,各种新闻体裁,如消息、通讯、评论、报告文学以及新闻图片、和等各种新闻手段,也经常运用格律诗词,使新闻报道增添文采和提高素质,在中为读者喜闻乐见,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就使新闻写作和格律诗词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应用诗词作为报道的标题,或在导语中,或冠于段落之首,或为情景的描述,或为结语;有的甚至是引用了整首诗或词。这种运用诗词的手法,在和的新闻中,是常有应用的,在海外和港澳地区的华文、华语的新闻中,也常有出现。如1986年8月23日,《》发表一篇文章,标题为“繁华落尽见真淳——听巴西歌唱家、民乐小组演出随想”一文,这篇文章的主标题,是引自诗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四的诗句。
又如《日报》报道,普遍系念祖国,怀思亲人时,作者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作为文章的标题,这就使标题突出了文章的内容,紧扣盼望与亲人团聚、怀思故土的主体,达到题与文融为一体,洋溢着炎黄子孙“叶落归根”的思维,在报道中起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令人一读引起无限的思乡之情。
诗词在新闻图片报道中同样有其妙用。五十年代后期,我国著名摄影家薛子江拍摄一幅长江三峡的照片,这幅黑白的风光照片,从构图、用光、层次和影调都是完美的,反映了长江三峡雄伟的气魄,令人百看不厌,是我国风光摄影中优秀之作。可是,这幅照片给人留下的另一个深刻的印象,是薛老运用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中“千里江陵一日还”之句作标题,而这种以诗人高度概括长江特有气势的名句命题,标题就使照片有限的画面蕴含了丰富的意境,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
假如作者不以这句诗做标题,而按一般习惯命题,如“今日长江三峡”或“长江三峡一瞥”,那就显得平淡了,也不能有深远的意境,更谈不上给人美的回味。因此,尽管这幅照片的命题,没有点出“长江”二字,但当人们读了这句诗,自然会联想起反映长江景色的,并往往使人们从欣赏照片中的景色,而陶染在诗的意境中,这是诗词在摄影作品中,发挥了艺术魅力。
新闻在方式上,不论是通过报刊、或等,各种视听工具和手段进行时,新闻工作者除了运用有关科学技术外,最主要的还必须依靠文字或口语。即使是新闻图片和电视新闻的,也摆脱不了文字与口语的配合。因此,一篇消息、通讯、评论、报告文学,和一张图片的采编,或一则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者除了要具有新闻业务方面的技能和运用各种新闻器材设备外,还必须有文学素养的基础,才能达到臻于完善地完成各种新闻体裁的采编任务。从某种意义上看,假如没有掌握赖以形成新闻手段的文学基础,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
由于新闻和文学是不类的学科,它们在体裁上,是以不同创作方法和各自的语言表达规律,用于实现自己主观思想的表达——作品,而形成各自的文体,而格律诗词在文学中,又是一种受较多规则的约束,具有深厚传统的古典文学体裁之一。由于诗词在体裁上,有特定的格律,严密的问题,独特的风格;尤其历代许许多多的名篇佳作,在艺术上的高深造诣,赋予诗词在新闻报道中,得以借鉴、应用和发挥作用的因素。
一、诗词具有深远的意境:诗词在艺术技巧上,善于融情入景,托物寓意,事因景现,借景抒情,手法多样,变化多方,如清代王国维所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尤其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都是经过诗人、词人精心构思,千锤百炼,情深景美,千古流传之作。如唐朝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诗:
诗人在诗题中,以明日立秋,今日照镜子,意为借“览镜”,回顾过去,瞻望将来。而诗的前一句流露着:身外一切往事,都过去了,让它一笔勾销,无需多想,就留在镜子里吧?深含着身世失志不遇的情况,表达对过往的悲伤。可是,瞻来又怎样嗯?读者从诗的后一句中的“两鬓雪”、“对秋风”,又不难看到,这位两鬓如雪的老人,在这年华蹉跎而志业无成的处境中,明日又是秋风一起,景物凋零,世态炎凉,那坎坷苦楚的生涯,岂不是如秋风里的落叶,一片萧瑟渺茫,还能抱有多少希望?诗中的比喻,既有明日的实感,又富含蓄的寓意,层次重叠,形象生动,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二、诗词具有高度概括性。诗词在体裁结构上,一首诗或词的句数、句的字数和句式平仄声的交错,都有具体的。人们写诗填词时,必须按照诗的格式和词牌格式,进行用字时的安排。而其他文学体裁在文体结构上,就没有这些严格而固定的格律;作者根据文章的主题,和自己对主题的构思,可以任意发挥,不必受篇幅和格律的约束。在文体上,诗词的表现方法是跳跃式的,没有情节上的描写和连贯性。当然,这种跳跃式的技法,并不是可任意乱跳的,必须是围绕主题与句式而进行的,它每一句的意思,除了流水对的句式外,即是完整又有性,一般是可单独被引用的,但在全首诗中,句与句之间又存在着内涵的联系,反映了一首诗的意境。因此,诗词在用字上,必须十分讲究,词汇要求精炼,达到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1986年6月20日,《》报道海淀区苏家坨乡农民们创建的公园——稻香湖时,以“景自天成趣自殊”做标题,一语概括了这座郊区公园,自然景观的风格。
三、诗词具有韵律美:由于诗词的格律,是以押韵、句式平仄规则、粘与对的规则等重要因素组成的:尤其是句式平仄规则,主要平声字和仄声字必须交错运用,使诗词的声调,达到交错而多变化的作用,而构成声调的高低、升降、长短交错的和谐节奏,使诗词往往引人一读成诵,记忆最深,容易加深人们对报道内容的印象,使新闻在中增添了感染力。
四、诗词具有形象的语言美:唐朝李商隐一首《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一千多年来,不知多少男男,用以向对方表达自己对爱情的不渝,也是有关爱情的文艺作品中经常引用的名句。今天,人们读起来仍然感到那样新鲜,那样亲切真挚。这是诗人以春蚕吐尽满腹隐丝,而丝尽身死;蜡烛燃出一腔热泪,至泪干灰尽的事物现象;而借“丝”,与“思”的谐音,进行提炼,比喻对爱情、一往情深的人,除非身死成灰才能了结。这种深远寓意,形象的语言,岂不达到“诗成泣”感人至深的境界吗?
五、诗词具有可读性:格律诗词由于历代名家辈出,艺术风格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流派林立;而且咏吟中的题材,又从自然到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无不涉及,有清新峻拔的山水诗,乡土气息浓郁的田园诗,洒脱幽默的寓意诗;又有高亢进取的赋志感怀,悲壮激越的凭吊怀旧,凄婉哀痛的生离死别,冷讽热潮的调笑玩世,家书友谊的讯息传递,男女私情的甜酸苦辣……包罗万象,反映和塑造了自然与社会现实中,各种各样的现状与艺术形象,闪耀着诗词的魅力。
这些富有美好的憧憬、轻灵的咏吟、悲壮的慨叹、典雅的情思的无数篇章,在修辞技法上,有的华丽、精致、奇巧,有的朴实、清顺、厚实,有的豪放、激昂、坦然,充满着亲切真挚的感彩,给予人们美的陶冶和享受的吸引力,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门文学艺术。如果能从诗词中的名篇佳句,妥帖应用在各种新闻题材的报道中,是有普遍的适应性和可读性的。
六、诗词具有强劲的力:格律诗词的体裁、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在我国古今文学中是独具一格的,而且除了情节连续性的描写外,也是世界其他文学所难比拟的,一千多年来,诗词在我国文学上焕发的魅力,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中,或多或少都受其影响。同时,也经常在其他我文学艺术中受到应用,使它在社会中的深度与广度,远远超过其他古典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根据新闻报道的体裁与需要,在写作中可以借鉴诗词的修辞技巧,或者将诗词中的一句或一联,甚至是整首诗词,巧妙而确切的运用于报道中的标题、导语、段落的领句、文中情景的描写,或用作导语,使新闻报道在写作技法上,更加含蓄、生动和富有情趣,达到文采华丽和多样化的效果。现将报道上常见的几种应用手法,略述如下:
一、诗词用于标题。新闻报道中的标题,是表明和概括出一则消息或一篇通讯等的内容,在报刊版面上起引导读者的讯号和引索作用。标题写的好不好,对搞好新闻报道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标题宜紧扣内容,语言要精炼,字数不宜过多。由于诗词的特定风格和修辞技巧,诗词名句被应用为报道上的标题,能获得新颖醒目、吸引力强的效果。这也是标题多样化的一种方法。
二、诗词用于导语。导语,是新闻学上的一个术语,是指新闻的开头部分。导语在撰写上,不论是一段、或一句话;能否使导语扣住消息的主题,能否吸引读者看下去,是一条新闻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有经验的采编工作者,对写好导语都十分重视,并持谨慎的态度;所以,撰写导语,首先在采访过程中,就必须加以判断、明确这则新闻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应该首先在导语中反映出来;应该突出什么,才能使导语达到报道的鲜明性;又如何表现出来,才能有吸引读者的感染力。同时,在编撰中,编辑对导语进行必要的再加工,也是写好导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将诗词正确地应用在导语中,能使导语增添美的色彩,形象的语言,情景的感染力。例如下面这则消息的导语:
中国新闻社七月二十二日电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丽词佳句。然而羌笛究竟何样?已鲜为人知。今天上午开幕的《全国少数民族乐器展览》向人们展示了这种失传的乐器。
这是记者采访《全国少数民族乐器展览》时,以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这句,应用在导语的开端。首先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诗的画面;再从诗句中的“羌笛”,引申出这种鲜为人知失传的乐器,今天出现在展览会中。因此,这段导语,就潜移默化地使读者想起还有多少失传的乐器,能再从展览中看到?少数民族的乐器是怎样?有多少呀!涌起内心一系列的问题和求知欲,这就是导语发挥了吸引读者的感染力。
三、诗词应用于文章的开端:在新闻报道的通讯等体裁中,也常引用诗词作全文开端;有的是引用一联诗或词的句,有的是引用一首诗或一首词;如下列海外华文报刊中的文章: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朝诗人白居易咏江南风光的诗词,在多山福建难找到完全相似的景色;只有在沿海辽阔的莆仙平原上,著名的水乡涵江镇,才能找到差可比拟的旖旎画面。(载于中新社福建分社编《海外华文报刊文摘》(五)后简称:《文摘》)
这是作者从涵江镇的水乡景色入手,然后展开介绍这个福建省工农业最发达、繁荣富庶的市镇之一,使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旖旎的画面。
这是一篇借有关莆仙戏历代纪事诗,谈福建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的历史和有关故事;而以这首诗作引子,概括全文的主题。(载于《文摘》(三))。
以上二例,是将诗词用于文章开头的上;先以诗的寓意,向读者展现一个诗情画意的画面,而对文章起了某种含意或简介作用。
四、诗词用于段落首句:在日常报刊上,也常能见到将诗、词句,甚至整首诗或词,冠于段落之首;其作用是用诗词的语言,预示或阐明这个段落的中心内容,类似文章的标题;而与段落的小标题,除了撰写方式上不同外,两者的作用是一样的。
1986年10月12日,《》在“每周论坛”专栏中,发表作者李德民以“伤人六月寒”为题文章,评论上海市工业用水中心发生的“兰事件”是一起典型整知识事件时谈到:兰是一位献身事业的女工程师,只因给领导科学的做法提了一点意见,就遭到嘲弄、和,被罚去看大门,险些绝。“中心”一位领导干部竟当面奚落她:你对工作如此关切,等你死后,我给你写像华怡一样的悼词。
文中第二段,以“良言一句三冬暖,伤人六月寒”开始,指出“”时,知识受打击、,生活在中,而现在整知识的并未消除……作者引用这联句子冠于段落之首,一方面,进一步重复强调这种打击知识积极性、自尊心的、人格的手段的危害性。事实上,这些不顾、的人,害人的,远远何止是“伤人六月寒”?!另一方面,“良言一句三冬暖”一语用在段落首句,岂不是也含有对这些以压人、害人习以为常的人,进行针对性的吗?这两句意思相对立、而工整的对仗句,还含有正、反两面为人处世的问题。
“斗酒千诗醉,意最真”。出席成立大会的五十余名代表和来宾,欢聚一堂,纵情咏吟,庆祝吟社的创立。华侨大学八十四高龄的老教授陈允敦,以贺词刺桐吟社成立为题,即席赋诗:“温陵诗史今传古,格调李杜岑;嗽玉嘎金清籁发,翻江倒海怒潮临。白莲社里名贤集,绿野堂中雅士瞻:海曲英才高八斗,诗成七步遏云音。”
这也是以富有夸张、形象色彩的联句,冠于段落之首,反映吟社成立仪式中,人情欢快,气氛热烈的现场情况。这则消息,从可看到的海外和港澳地区的华文报刊中,就有菲律宾《菲华时报》等四家采用。
五、诗词用于文中情景描写:一首诗或词,或者名句在报道中的应用,可以融汇在句里的情景中,也可以整首引用在段落中,增添美的情节,或作为论述的;不但能达到笔墨简练、文采清新、生动和画龙点睛的效果;而且富有含蓄、情趣的诗味。对改进新闻报道的公式化和概念化,促进文风生动、活泼所起的作用,是值得重视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赞咏竹的这种非凡的性格,有“青青复藿蓼,颇异凡草木”的诗句,颇似陆游“凌厉冰霜节愈坚”咏梅又抒志之意。清代张问陶亦有“转怜桃花无颜色,独抱冰霜有性情”都突出地赞赏竹的气节。由于竹的风格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晋代王徽之有“不可一日无此君”,宋代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赞语。明代周履清也爱竹,他有诗云:“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诗意清绝。(载于《文摘》(三))
在这一百六十字的段文中,一连引用六位古人对竹的咏赞,其中应用诗句就有四处,既咏物又抒志;不仅誉竹为清高、挺直、虚心和劲节的象征;也反映了人们喜爱竹的情趣。
六、诗词用于结束语:诗词若用于报道的结语,不但有着概括性、论证性或形象化的归纳作用;也常使人读后,有了文虽完,余韵未尽的感受,引起人们的回味和寻思!
……就是苏轼《南乡子》所描写的:天与画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折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载于《文摘》(四))
这是以谈荔枝,而咏物富情的词。引作全文的结语,蕴含着未尽的余味,让有心的读者掀起一翻意想;同时,又对上文中蔡襄《荔枝谱》所列“双髻小荔”的论述,作了进一步论证。
七、诗词用于图像和口语新闻中:在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的中,除了以图像形式为主要手段外,都离不开文字,或口语的配合;即使是的新闻,尽管是单纯依靠口语而实现的,也离不开形成新闻手段的基础——文字。所以,诗词在图像或口语的中,同样给人们所能应用的并能发挥它的优势和积极的作用。而在应用方法上,与上述各点方法是相同的。所以,诗词的艺术表现技巧,如手法、意境等,也都有值得借鉴的创作经验。
总之,由于诗词所涉及的题材极其广泛,数量又浩如烟海,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就具有它的广泛性与适应性。因此,在各种新闻体裁的报道中,应用方法又可多种多样;而所谈的情况,只是目前从报刊上,所见到的几种情况而已。今后,随着诗词在新闻报道中受到广泛地应用,以及新闻工作者在采编实践中,应用经验的积累,诗词的应用方法,将能获得更多的新方法和新经验。
在实行对内搞活,对外的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面临着:如何进行新闻,已是势在必行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的到来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如何“古为今用”,学习古典文学知识,用以提高文学素养和诗词的艺术技巧;使报道中的语言更加精炼、华丽,文风活泼多彩,并富有感人的意境;从而借以进一步提高报道的质量,使读者更加喜见乐闻,促进报道的效果;看来,已成为需要进行探索的研究课题之一。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纽约、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于1995年在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旨的“世界华文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