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委组织部把学习贯彻习总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大任务,紧密联系学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联系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工作实际,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抓真改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的组织基础。
习总强调,要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探索新方法,占领制高点,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们要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感。
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党建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紧迫需要。党的以来,习总反复强调,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组织抓好了,党的建设才能上下贯通、接到终端,各项任务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薄弱,一些地方党组织重经济建设、忽视党的建设,一些党员先锋队意识淡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必须切实增强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感,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党建是全面深化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基层。如果基层党组织不健全,自身治理能力和凝聚群众的能力弱化,就很难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必须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全面深化的大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中去设计和谋划,增强自觉和责任担当。当前,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举措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需要基层党组织深入做好宣传引导、利益协调、统一思想等工作,带领群众理解、支持、投身、参与,形成推进的合力。
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党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远需要。习总多次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和群众利益日益多元,人民群众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还有参与、公平、文化、人文关怀等更高层次需求,需要基层党组织及时跟进,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把服务作为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紧扣群众需求探索多种服务模式,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才能团结带领群众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凝聚共同奋斗的强大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奠定的组织基础。
习总强调,要强化强基固本思想,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我们始终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夯实基础的鲜明导向,2012年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科学组织“集成升级”行动,大力实施“六项系列计划”;2014年,开展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围绕“五个提升”,落实八项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瞄准“短板”,强化两个覆盖。习总强调,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固本强基,防止“木桶效应”。近年来,我们以抓薄弱领域党建为重点,通过成立非公工委,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集中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逐级选树了一批“双强六好”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扎实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省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年底前,基本实现30人以上的社会组织有党员,3名党员以上的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的目标。
突出“关键”,选优配强。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关键在人,关键在。我们一是抓好带头人。采取上级选派、培养、群众推荐、公开招聘等方式,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2013年从省、市、县机关集中选派1000余名“80”后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今年又从省直单位和省属高校选派4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挂职,做好软弱涣散村级组织集中专项整顿和第十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二是持续提升干部素质。“全员覆盖、分级负责”的原则,2011年起,连续三年组织实施了“领头雁”培训计划,投入专项培训经费8281万元(省管党费支出5087万元),培训基层党员干部50余万人次。三是出台政策保障支持。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乡镇(街道)党(工)委配备专职组织委员的通知》,确保乡镇(街道)党务工作人员、待遇和职责“三落实”;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经省委常委会研究,以晋办发[2014]29号文件下发,进一步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
抓住“两头”,提升整体水平。一方面,大力培树典型,推出了彭云、荆保山、段爱平、马健等一批先进人物和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台矿党委、侯马市浍滨街道浍滨街北社区党支部、汾阳市贾家庄镇贾家庄村党委等一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2013年、2014年成功举办了“最美村官”和“最美乡镇干部”评选活动,受到了全省上下的高度关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全社会树立了重视基层、关爱基层、服务基层的,营造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针对后进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后进村整顿、帮扶联建、共驻共建等措施,推动后进变先进,达到普遍晋位升级的目标。2013年底,集中开展了软弱涣散基层组织专项整顿,按照倒切5%—8%的比例确定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数量,层层建立台账,组建专门工作组,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组织不健全、领导班子软弱无力、党员队伍不起作用、社会治理水平较低等问题,为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工作奠定的组织基础。
打牢“长效”,完善保障体系。我们全面建立了市、区(县、市)财政投入为主、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组织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从2012年起,省级财政每年对每个社区给予3万元经费补助。2013年,省委组织部、省非公工委、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的通知》(晋组通字〔2013〕44号),多渠道解决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经费问题。2014年省级财政共增加投入3亿多元,为每个行政村增加补助5千元,达到村均5.5万元;在省级财政每年给予每个社区3万元经费补助的基础上,为每个社区增加补助5千元,市县配套后每个社区经费达到5.5万元以上;为每个乡镇拨付10万元用于集中改善乡镇机关食堂、宿舍和澡堂等基本生活设施;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离任“两委”主干生活补贴发放暂行办法的通知》(晋组通字〔2014〕28号),对正常离任、累计担任村党组织或村委会主任满9年以上,年满60周岁的村“两委”主干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100元的生活补贴,省级财政每人每月补助35元。
习总指出,要不懈把创新贯彻到理政各个环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难度大大增加了。要抢占发展先机,夯实基础,不、不创新没有出,改慢了、创慢了同样也会被淘汰。我们牢固树立创新思维,以的、的举措,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注重思创新,明确工作目标。以来,我们按照习总提出的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认真落实“三个一”,即:明确一个,就是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夯实基层;重视一个转型,就是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重心转移、工作方式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强化服务中体现领导核心、核心等作用;把握一个抓手,就是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以此作为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使服务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统领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年初,按照省委部署,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农村和社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经省委常委会研究,以晋办发[2014]16号文件下发,对夯实基层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载体创新,提高工作实效。依托基层组织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积极推广干部下乡住村、结对帮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做法,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结合第二批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以探索解决党员有效发挥作用为重点,一方面,广泛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工作,每个在职党员年初要作出志愿服务承诺,联系帮扶1户社区困难家庭,每半年参加1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和1次社区公益活动,各单位党组织与1个社区党组织建立共驻共建关系;另一方面,以“知党情、听民声、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建立党代表工作室,组织省、市、县(市、区)、乡镇四级党代表进室开展活动。两项活动的开展,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务群众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有效激发了党员活力。
探索制度创新,推动工作落实。在建立完善基层党建定期研究、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宣传引导三项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落实各级党委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基层党建制度创新的重要抓手,在全省全面实施市、县、乡“联述联评联考”计划,通过“省级把握方向、市级全面指导、县级统筹组织、乡级协调落实、村级具体承办”,做到职责定位,工作定标,考核定性,使基层党建变得有份量、有权威,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联述联评联考”向农村延伸,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和“联述联评联考”管理机制;向部门党组(党委)延伸,由部门党组(党委)向上级党委进行专项述职。目前,各级党组织已全面实施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鼓励基层创新,激发工作活力。我们尊重人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鼓励创造、鼓励探索,大力支持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先行先试,创新工作载体,打造党建品牌,注重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发现、培养、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做法,逐步实现基层党建典型由“闪光点”向“闪光面”的转变和跨越。先后发现总结了干部下乡住村“六个一”、党建网联工程、乡镇党委会进村开、星级支部评定、联村党委、“定查评”工作法等一大批先进经验,经进一步总结提炼,建立了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等制度,在全省层面予以推广开展,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