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颁布了《安徽省体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皖体财〔2018〕86 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要求,为加快推进我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体育行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特有优势,推动体育工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该《实施方案》。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扶贫开发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决策部署要求,发挥体育综合带动效应,通过引进体育赛事、发展体育产业、援建基础设施、开展大众健身等助力脱贫,在贫困地区构建“体育+”或“+体育”的发展模式,营造精准扶贫、体育助力的良好局面,促进体育工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同全省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和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贫困人口体育健身意识明显提升,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解读:随着“放管服”和大众运动兴起,各种赛事的民间化、专业化、规模化、多样化已成为趋势,赛事扶贫,重点强调了体育赛事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十三五”以来,我省年均举办(承办)各种体育赛事超过1000场次,参赛运动员超过100万人次,观众超过500万人次,境外运动员近万人次,拉动消费超过20亿元。重点培育了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全国金牌赛事)、“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五禽戏养生健身节、黟县国际山地车节、全国绿运会、黄山国际登山大会等自主品牌赛事活动。通过举办赛事宣传推介当地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扩大参赛观赛体育休闲消费市场,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帮助推销当地特别是贫困村农副产品,带动贫困家庭增收致富。
解读:“十三五”以来,我省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6年我省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533.79亿元,增加值为220.08亿元,占当年全省P比重0.91%。到2020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体育特色小镇和体育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工作列入省委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力争全省每个市、县、区建成1个体育生态公园。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体育产品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通过引导体育品牌企业在贫困地区进行投资建立制造等,带动区域内体育产业发展,更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贫困家庭稳定增收。
解读:“十三五”以来,我省扎实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和“万千百”、“511”工程建设。经对2014年以来全省体育场地建设发展情况抽样统计调查和推测算,截止2017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为1.47平方米。2016-2017年全省新建成14个公共体育场馆、221个乡镇级全民健身广场、627个全民健身苑、188个社区体育俱乐部、1536个晨晚练点、36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全省行政村已100%建有公共体育设施。据统计,我省各级公共体育场馆平均每年免费低收费355天以上、平均每周70小时以上、每年举办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累计500多次、体育和展览累计300多次、开展体育健身技能培训累计24万多人次。根据安徽省委省《关于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的意见》、《安徽省“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加大了对基层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大了对贫困地区、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和基层一线倾斜力度。通过推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增加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有效供给,重点建设中小型、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着力构建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五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增强纹身的忌讳和讲究公益性,提高普及性,在体育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更多地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解读:这是对我省优质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体育明星其社会影响力增大的背后是社会责任的不断增大,体育志愿者本身带着自强不息的正能量,对于扶贫,具有更强的赋能感。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物质扶贫的同时,为贫困户扶贫、健康扶贫,通过送体育下乡、送文化下乡、送健康下乡,引导广大群众建立积极的体育健身、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解读:近年来,我省体育彩票销量不断增长,体彩公益金募集持续提升,2017年为国家筹集公益金14.46亿元。我省在省级彩票公益金里设立了体育强省建设专项资金,并从体育强省建设资金中拿出10%,资助我省贫困地区体育事业发展,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在体育彩票大捐赠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持重点贫困村发展。